本科生写出一篇普通综述的书写路径是什么?

· 论文写作

本科生写出一篇普通综述的书写路径可以遵循以下步骤:

一、明确综述主题与范围

确定研究主题:根据兴趣、专业需求或导师建议,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主题。

界定研究范围:明确综述将涵盖的时间范围、地域范围、理论框架或方法论等。

二、文献检索与筛选

选择检索工具:利用图书馆、数据库(如知网、万方等)和互联网资源,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。

筛选高质量文献:优先选择权威期刊、学位论文、会议论文和专著等高质量文献。注意文献的年限要求,一般要求70%的文献是近3~5年的,以确保综述的时效性和前沿性。

整理文献: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归类和总结,梳理出主要观点、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。

三、构建综述框架

引言部分:

简要介绍研究背景、研究意义和目的。

阐述撰写综述的原因、目的、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。

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,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。

引言篇幅控制在200~300字为宜。

broken image

主体部分:

理论框架:阐述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主要理论,包括其起源、发展和现状。

研究现状:详细介绍现有研究的主要观点、研究方法和成果。对文献进行分析,提炼出这些文献研究中所做的贡献、影响、优点与不足。同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。

可以采用纵式写法(按时间顺序或专题发展层次描述)或横式写法(国内外文献比较)或纵横结合式写法。

发展趋势:分析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,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或研究方向。

结论部分:

总结全文,强调综述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。

指出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。

四、撰写综述正文

保持客观中立:在撰写过程中,避免个人主观偏见的影响,以客观、中立的态度呈现研究结果和观点。

语言简洁明了: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撰写,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子结构。

逻辑清晰连贯:确保综述内容条理清晰,逻辑连贯,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。

五、规范引用文献

准确引用:确保综述中的引用准确无误,遵循所在学术领域的引用规范。

列出参考文献:在综述末尾列出所有引用的文献,增加综述的可信度,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。

六、修订与完善

初稿检查:完成初稿后,认真检查内容是否完整、逻辑是否清晰、语言是否简洁明了。

修订完善: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,确保综述的质量和可读性。

寻求反馈:可以请导师或同行审阅综述,并根据他们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修改。

综上所述,本科生写出一篇普通综述需要明确主题与范围、进行文献检索与筛选、构建综述框架、撰写正文、规范引用文献以及修订与完善。通过遵循这些步骤,可以写出一篇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综述。值和现实意义的综述。